
12月22日晚,清华大学“铊中毒案”受害者朱令不幸去世,年仅50。
12月24日中午12时,朱令父母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了送别仪式。朱令生前亲友、同学从全国各地赶来,为其送别。
很少有人知道朱令的一半生命,是他的同学贝志城给的。
贝志城,朱令的高中同学、救命恩人,他的努力,给朱令延续了29年的生命。
1995年3月6日,朱令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瞬间晕倒在地。紧急送到协和医院后,全身器官快速衰竭,医生判断已经没有救治的希望。
1995年4月8日星期六,贝志城和高中同学在一块聚会,同学无意间谈论起朱令的病情,同学们说朱令得了一种罕见的病,已经昏迷一个多月了,医院传来消息是没有救治的希望了。
但具体是什么病,大家都不知道,有同学说可能是带状疱疹,有同学说可能是登革热,还有同学说可能是传染病。
贝志城和朱令不仅仅是高中同学,贝志城在1992年同样考取到清华大学,也是朱令的学弟。朱令是全能型人才,不仅是学霸而且漂亮性格好,在全校出名,贝志城一直也很仰慕这个学姐。
于是贝志城和其他同学商量,一起去探望一下朱令,以免终身遗憾。
贝志城和同学相约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却看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让他瞬间泪流满面!
朱令一丝不挂的躺在病床上,白色的被子盖在身上,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表情狰狞,整个人脸色苍白。
贝志城无论如何都不愿将面前的重症患者与心目中那个绝色秀美的姑娘重叠在一起。
他心酸的擦去眼泪,准备转身离开,却瞥到朱令父母强忍悲痛,背着他在默默哭泣。
他想要安慰叔叔阿姨,却不知如何开口。
这时,叔叔说道:北京协和医院这么顶尖的医院都找不出生病的原因,我们作为父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活生生的离我们而去,走向死亡。
这时,贝志城脑海中灵光一闪。
几天前,他的室友刚好告诉他,通过互联网可以发送电脑邮件到全球,可以和全球取得联系。那一刻,他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朱令生病的原因。
1995年,那个时候我国只有3条256K的网线,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大这样全国顶尖学府对于计算机还没有起步。
贝志城花费巨大心力财力去苦苦哀求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员,终于帮忙扯了一根网线。贝志城让寝室哥们教他了如何发送邮件,争分夺秒将朱令的病历、请求帮助的信息发送到了全球数千家医疗机构的电子邮箱中。开启了焦急的等待。
第一天几千封邮件发出了,第二天却毫无音信。贝志城按捺不住,于是接连发出了第二封求助的电子邮件。
这时贝志城开始陆续接到回信,表示怀疑朱令是铊中毒。
团结力量大,很快贝志城就收到了全球回复的1635封邮件,其中79.92%的医学专家认为朱令受到了铊中毒。
铊是一种重金属,白色无味,质柔软,其化合物有高毒,它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硫酸铊── 一种烈性的灭鼠药。而利用铊危害人类的情况当时相当罕见。
贝志城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叔叔阿姨。
他们连夜采集了朱令的脑脊液、血液、尿液、头发和指甲,匆匆赶往北京职业病防治所找到了陈震阳教授。
他们含泪诉说了朱令的事情,陈教授表示将会用最专业的仪器去帮助他们检测。
经过专业仪器检测,检测结果让陈教授愤怒不已:朱令体内的铊含量超过正常水平1万多倍,远远超过了医学致死水平。
那时朱令已经昏迷了快两个月,协和医院多次下发了病危通知,宣布朱令无法挽救。
这姗姗来迟的确诊,原来女儿中了铊毒!贝志城和叔叔阿姨立马开始去寻找治疗铊中毒的特效解药普鲁士蓝。
最终,朱令服用特效药一个月后,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但她的身体却完全废弃了,朱令智商只剩下7岁。
之后清华大学报案,5月7日警方立案,但结果不了了之 。
感谢贝志城,如果不是他,朱令的生命可能在29年前就戛然而止。
是他在那个电脑稀缺的年代,想方设法向全球发邮件求助,才向朱令父亲提供了“铊中毒”的可能,最终确诊!成功给朱令解毒!这才让朱令奇迹苏醒,生命延长了29年!
1997年,贝志城因为种种原因和压力,退学清华。
